两年前,从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李祖红等20多个大学生告别省城,在绿春县山区一呆就不想走。如今,他们的时光没有白费,在当地政府、企业、农民和这些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绿春建成了省内最大的石斛产业基地,上万农民有了脱贫增收渠道。
“问我们咋个留得住?答案是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平台,使我们能专心做业务,感到有使不完的劲。”李祖红对记者说。如今她已是绿春县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经理,她和几个同学都在这个企业,企业设在大兴镇上,目前建设有近百亩石斛种苗培植基地和种植示范基地。提起绿春和他们的石斛产业,这帮年轻人仿佛忘记了生活的孤独和工作的辛劳。
他们向记者介绍,在绿春两年多,对这里已有了深厚的感情。绿春是我省南部边境线上较为贫困的山区县,由于受交通等基础设施制约,产业发展缓慢、群众增收难度较大。2008年,绿春县引进红河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石斛人工驯化种植示范,并希望公司带来一批技术人才,帮助农民发展石斛产业。为此,公司与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红河学院合作开设了石斛种植开发专业,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直接进绿春参与产业开发。李祖红说:“我们就是这样来到绿春的。”
仅在地图上“见识”过绿春的这些大学生,投入到了农村石斛基地建设中。两年多来,他们从组建育苗基地,到试种、管护、收购等环节,都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得到了企业和农民的认可。两年中,他们的脚步伸进了8个乡镇68个村民小组,与3000多农民结成了科技服务、信息传递“对子”,积极帮助农民解决石斛种植中的疑难问题。
如今,绿春县石斛产业已走上了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院校支持、农民参与的良性发展之路。至今年8月,全县石斛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绿春县也成了我省石斛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之一。同时,随着市场行情不断看好,该公司每月生产的数十万株种苗已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而种植石斛的农民,也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