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浙江)铁皮石斛发展西湖论坛在杭举办,与会专家共同探讨浙江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铁皮石斛,《神农本草经》记载:“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弱,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它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常用于热病伤津、病后虚热等病症,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在业界享受“北人参南枫斗”的美誉。
铁皮石斛广泛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河南等省(自治区),浙江野生铁皮石斛主要分布在浙西临安天目山、浙南温州雁荡山等地。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铁皮石斛的组培、栽培以及化学、药理等做了大量研究;90年代,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铁皮石斛人工栽培、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新世纪以来,铁皮石斛在种子生产、组织培养和设施栽培等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得以突破,并迅速推广应用。
如今,铁皮石斛产业已成为我国中药产业中的一个热点,浙江也已成为全国铁皮石斛主产省,且品质优于其他产区。
至2014年,浙江共有铁皮石斛基地100余个,面积3万余亩,其中规模1000亩以上4家,两家种植基地获国家GAP基地认定;共有以铁皮石斛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及药品生产企业20余家,初步形成了天台、乐清、金华、杭州等产业集聚区,2014年全省铁皮石斛产业产值超过35亿元,占全国的70%以上。除传统铁皮枫斗和鲜品外,近年来还开发了铁皮石斛颗粒剂、胶囊、片剂、浸膏、丸剂、口服液、饮料等附加值较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共有经国家批准的铁皮石斛保健食品48个,占全国铁皮石斛类保健食品总数的七成,立钻、森山、寿仙谷、天目山、现代九草、康恩贝济公缘等主导品牌产品销售约占总产值的70%。
本次论坛的承办方现代联合集团,是从1996年开始进入健康产业和铁皮石斛的种植、生产,目前已经拥有1万余亩种植基地和3个产品生产基地;2013年,中国首个石斛博物馆在现代联合集团建立并对外开放,“现代九草”创新铁皮石斛系列产品推出;2014年,现代联合集团与20余家科研、教学、生产、种植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中国石斛科技产业联盟。
专家认为,相比于人参、燕窝、虫草等至少四五百亿元的年产值,铁皮石斛产业还显得很弱小,但从药用价值、市场价格、适宜人群、安全性等方面对比,铁皮石斛是一种性价比最高、适宜人群最广的中药材,具有性价比高、消费潜力大、发展环境良好等特点。
但是,当前我省铁皮石斛产业存在产品开发能力弱、产品销售单一、精深加工滞后、质量标准及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产业的转型升级。专家建议,通过制订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制订质量标准、设立科技专项等措施,共同打造“浙江铁皮石斛”产业品牌。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余文明以及国医大师石学敏、张大宁、唐祖宣、吕景山等领导与石斛专家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