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间,保健品行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参与其中的企业有上万余家。此前,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达到8万亿元以上。专业人士分析,这为中国保健品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中国保健品行业从80年代初期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的过程。而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中国保健品的信任度却在降低。一项调查显示,77.8%的消费者更青睐选择国外保健食品。
保健品产业,路在何方?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按照近几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30%的增长率计算,今年保健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500亿元,我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保健品市场。
一方面是令人颇感欣慰的数字,另一方面是行业内部的不安与尴尬。虚假广告、质量保障堪忧、管理混乱、“套牌”销售等等问题,不仅困扰着消费者,更阻碍着行业的自身发展。
在行业内纷纷讨论保健品发展之路究竟该何去何从的时候,“互联网+”的概念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在保健品行业有着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老江湖”邱德意告诉记者, “移动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通过1对1、1带N的模式树立品牌形象。从昔日传统线下市场的争夺逐渐转移到以移动互联网市场为主的新市场,网络的开放性将杜绝虚假伪劣保健品进入市场,强化消费者对于行业发展的监督,有助于促进保健品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从传统到革新
在保健品行业转型中,铁皮石斛领域极具代表性。铁皮石斛是国家二级珍稀药材、“九大仙草”之一、被誉为“药界的大熊猫”,与灵芝一样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在国家规定保健食品范围之中,这么好的基础条件,却因其产量稀少、产品单一,没有冬虫、人参等品种广为人知。上世纪80年代,铁皮石斛产业化之路起步,2012年进入其发展黄金时期。
而一方面显示,铁皮石斛市场还处于品牌混杂、集中度不高、缺乏领导品牌的状态。调查显示,听说过铁皮石斛的消费者仅近半成(44.6%),44.9%的消费者不知道购买或服用的是什么品牌的产品。传统的销售模式也令铁皮石斛的市场受到阻碍,甚至在2013年的时候市场出现严重萎缩。
广东永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铁皮石斛生产销售领域中的佼佼者。其生产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立项项目。面对行业的整体现状,董事长贺守义思考着在新经济环境下的一次华丽变身。
重点打造微商、电商,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制作品牌系列微电影,从渠道营销、口碑宣传到品牌定位,永生源正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着诸多革新。
不怕改变,只恐落队
邱德意和他的团队也是这次“革新”中的主要策划者和推动者。
去年,他和他的团队打造的玛咖品牌中,实现点对点创新营销,并在玛咖生产销售领域实现其产品销量翻三倍的成绩。在未来,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以及手机购物的兴起,移动互联网领域对于保健品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
基于互联网不断变化的营销方式、平台产品、战略思路常常让许多习惯传统经营模式的人应接不暇。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快节奏,邱德意说,“我和我的团队不惧怕改变,只怕落队。保健品行业正面临一次洗牌,谁能跟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脚步,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这位老江湖也坦言他之所以不惧怕改变,是因为他深知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基础永远是质量过关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