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典故」古人眼中的铁皮石斛
郑板桥说:“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春兰秋蕙叶态修长绰约,终年翠绿,花香淡雅清幽,名品众多,绿云、宋梅、鱼魫大贡……素为文人…
郑板桥说:“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春兰秋蕙叶态修长绰约,终年翠绿,花香淡雅清幽,名品众多,绿云、宋梅、鱼魫大贡……素为文人所喜。
《孔子家语·在厄》:“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以兰花象征人格的高洁、坚贞,赋予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独特精神。我素喜兰花,更喜石斛。
屈原《离骚》里说:“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以前我在院中手植了不少素心的名种,它们总有些娇气,一年里也不见发些新苗,有的干脆赌气数年没有发花,可能是这小院远没有山谷的清幽,也没有遍山的求者。
前些年偶植了一些石斛,也不去管它,有时也忘了浇水,它倒也生机勃勃,有时想这石斛究竟可以耐旱多久?放在一边的茎条,数月不管不问,不但没有枯萎,竟然还发出了新芽,不由得令人赞叹。
春兰、蕙兰都属兰科,石斛兰也是兰科的一种,春蕙多生于幽谷,石斛兰则附于古树之上,或生于崖石峭壁之间,那定是没有人间烟火的地方,只要有一线的阳光,便去承受自然的风雨,虽然乏“中国兰”的儒雅,却有对于生命的不懈抗争,你看那个野生的石斛兰,酷日严寒之下看似萎靡不振,一阵春风细雨过后,便是勃勃生机,繁花似锦,那生命的勃发是开屏的孔雀也羞愧的啊。
野生石斛是珍稀的濒危植物,我国有七十余种,铁皮、美花、流苏、金钗、束花、鼓槌等,各地民间有着不同的俗名。《礼记》里说:“诸侯执薰,大夫执兰。”这兰蕙香草是士大夫的象征,而石斛却是舍己的人间良药。道家在《道藏》中将石斛列为中华“仙草”,这是道士们千百年修炼的智慧,服用石斛,能不能延年,我不知晓,放置数天的石斛水其味不变,却是那般的神奇。
《神农本草经》中早有石斛的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将石斛茎条制成枫斗入药,是为生津解暑佳品,安徽的霍山石斛是其中可遇而不可求的,自古采摘石斛需要采药人行走在悬崖峭壁间,这种辛苦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