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中关于石斛的记载
《本草经集注》为古代药学著作。共七卷。乃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
书中有记载:本草经集注草木上品。
石斛味甘,平,无毒。主治伤中,除…
《本草经集注》为古代药学著作。共七卷。乃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
书中有记载:本草经集注草木上品。
石斛味甘,平,无毒。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久服浓肠胃,轻身,延年,定志除惊。
一名林兰,一名禁生,一名杜兰,一名石蓫。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七月、八月采茎,阴干。(陆英为之使。恶凝水石、巴豆,畏僵蚕、雷丸。)
今用石斛,出始兴。生石上,细实,桑灰汤沃之,色如金,形似蚱蜢髀者为佳。近道亦有,次宣城间。生栎树上者,名木斛。其茎形长大而色浅。六安属庐江,今始安亦出木斛,至虚长,不入丸散,惟可为酒渍煮汤用尔。世方最以补虚,治脚膝。(《大观》卷六,《政》一六四页)
可见,本书对前面书籍做了总结,并添加了自己的见解,做了整理。
陶弘景认为石斛性平,除《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并具有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之功效。
再有,他对石斛产地也有所增加,并对其颜色,形状、生长环境做了具体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