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斛中药的农业现状
二十世纪初期,由于霍山石斛分布面积狭小,对环境要求高,野生产量极少,知名度过高,长期以来只采不种,加上过度采挖,导致霍山石斛物种濒临灭绝。
霍山石斛最初的种植方…
二十世纪初期,由于霍山石斛分布面积狭小,对环境要求高,野生产量极少,知名度过高,长期以来只采不种,加上过度采挖,导致霍山石斛物种濒临灭绝。
霍山石斛最初的种植方式为迁地保护下的野生变家种试验,即在发现野生石斛之后,根据发现地的环境,在异地进行模拟,以实现人工种植,所用繁殖方式为分株栽培与插播繁殖(即扦插),然而该方法繁殖系数低,繁殖效率慢,药材产量少 。随后开展使用种子进行试管苗的繁育,虽然试验成功,但一直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种植方式依旧是模拟野生环境,生长速度极慢。
从二十世纪 70 年代开始,霍山石斛经过几代专家和药农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获得了一些技术成果,逐步实现霍山石斛从野生状态变为可人工栽培。1983 年霍山石斛实现了实验室内组培育苗技术突破,然而由于栽培技术的限制,霍山石斛濒危状态一直没能得到改善,长期处于异地保护与分株扩栽的阶段。直到 2010 年,实现了霍山石斛组培育苗产业化生产的突破,栽培技术也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而实现了突破,从而改变了霍山石斛的濒危状态,栽培规模也开始逐步发展。2011 年开始出现规模化种植,截至 2015 年底,霍山石斛在霍山县域内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000 亩,种植企业有 200 多家。
然而,目前霍山石斛大都采用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存在着农户分散种植,种苗参差不齐,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不够规范,依据农户经验种植石斛,缺乏科学方法。从种源方面看,农户分散种植方式无法保证栽培中有无杂交变异,种源是否纯粹;从种苗繁育方面来看,目前种苗的繁育途径主要通过试管苗,所获得的试管苗有无变异和退化缺乏相应的跟踪监测标准 ;从栽培方面看,霍山石斛的栽培技术、管理、采收、质量、农残、重金属等都缺乏统一规范化的生产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