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耳环石斛的鉴别方法
(1)金钗石斛 表皮细胞扁平,角质层厚,橙黄色。皮下层细胞2~3列,壁薄,角隅微木化。中柱维管束多数,略排成7~8圈。有限外韧型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有1~4列纤维,壁甚厚,外缘嵌有细小薄壁细…
(1)金钗石斛 表皮细胞扁平,角质层厚,橙黄色。皮下层细胞2~3列,壁薄,角隅微木化。中柱维管束多数,略排成7~8圈。有限外韧型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有1~4列纤维,壁甚厚,外缘嵌有细小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导管有1~4个较大,内侧无纤维或有1~2列纤维。粘液细胞少数,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长50~130μm。
(2)环草石斛 维管束略排成3~4个圈,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有2~5列纤维;木质部导管有1~2个较大。含针晶束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针晶束长50~74μm。
(3)黄草石斛 维管束略排成5~6个圈,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有1~6列纤维;硅质块较多;木质部导管有1~3个较大。含针晶束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针晶束长47~83μm。
(4)马鞭石斛表皮细胞扁圆形,外壁及侧壁增厚,木化,层纹明显。皮下层纤维3~4列。维管束略排成6-7圈。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有2~8列纤维,硅质块较多;木质部导管有1~4个较大。
(5)耳环石斛 维管束略排成4~5圈。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有1~4列纤维;木质部导管大小近似。含针晶束细胞多见近表皮处,针晶束长60~108μm。 石斛的鉴别方法:粉末特征: 金钗石斛茎灰绿色。①束鞘纤维多成束或散离,微木化,纹孔稀少,纤维束周围含硅质块细胞排成纵行。②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完整者长约至170μm。③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角质层表面有网状裂纹。④木纤维多成束,纹孔较多,可见细小具缘纹孔的薄壁细胞。 石斛的鉴别方法:药物应用鉴别 鲜石斛清热生津力强,温热病邪入营血,高热烦热者当用,干石斛滋阴清补为长,热病后期,阴亏虚热者适宜。铁皮石斛,药力较强;金钗石斛,作用稍差。霍山石斛,适于老人虚人,阴液不足者,耳环石斛,生津而不寒凉,以之代茶,开胃健脾。石斛与玉竹,均有养阴生津作用,功能近似。但石斛甘咸而寒,补中有清,以养胃肾之阴为长,玉竹甘平质润,补而不腻,以养肺胃之阴为二优。二药同中有异,各具偏长。 性味:甘;微寒 中药化学鉴定: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置于三角瓶中,加少量浓氨水润湿,加氯仿提取,提取液浓缩后供点样,以石斛碱对照品,分别于硅胶G薄板上,氯仿-甲醇(10:0.8)展开(氨蒸气饱和),改良碘化铋钾显色,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对应位置处,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美花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马鞭石斛的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或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