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霍山石斛枫斗炮制工艺
枫斗的出现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实践证明,新鲜的石斛不能长久保存,而通过药工将新鲜石斛加工成枫斗以后,石斛就不易霉烂、虫蛀和变质。现如今加工枫斗的重点地区为安徽、浙江和…
枫斗的出现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实践证明,新鲜的石斛不能长久保存,而通过药工将新鲜石斛加工成枫斗以后,石斛就不易霉烂、虫蛀和变质。现如今加工枫斗的重点地区为安徽、浙江和云南等地。各地的加工方法有所不同,浙江和云南加工的铁皮枫斗均为螺旋状,而安徽六安的霍山石斛枫斗呈现弹簧状,俗称“龙头凤尾”,霍山石斛枫斗传统炮制技艺于2010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九仙尊霍山石斛的高级技术顾问、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云峙先生手中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霍山石斛枫斗(龙头凤尾),以霍山石斛茎为原料,经分拣、清洗、炒制、绕条等十八道工序制成的弹簧状干品。其茎基部保留有部分须根,并与茎稍分别翘出,形成昂起的龙头和翘起的凤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霍山石斛“龙头凤尾”枫斗的制作过程:
一、采收
1、采收时间和方法
用于加工枫斗的霍山石斛茎生长年限为2~3年,适宜的采收时间为11月至次年4月。
2、原料储藏
采收后及时剔除病株、枯根和叶片,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处防冻。
1、分拣整理
挑除霍山石斛植株中的杂物,将挑杂后的植株保留4~6mm长的根,多余的剪除,将茎秆按粗细、长短分类。
2、清洗摊晾
将分拣后的霍山石斛放入清洗池内,用纯净的饮用水将泥沙、杂质冲洗干净,然后置于竹筛中摊开,置于避光、通风、干燥处摊晾1~2天。
3、炒制
将摊晾后的霍山石斛茎放入温度为110~120℃的不锈钢锅中翻炒,至叶鞘张开。荆条柔软时取出,炒制过程中不断翻炒,避免焦黑。
4、揉搓去鞘
将炒制后的霍山石斛茎放在操作台上揉搓,去除叶鞘。揉搓过程中要用力均匀,避免破损或折断。
5、绕条加箍
将炒制后的茎放在文火上烘焙,待茎软化后将其边搓捻边缠绕在直径2~2.5mm的不锈钢丝上压成紧凑弹簧状,再用龙须草将茎的两端固定。缠绕过程中避免松散、折断。
6、烘焙紧坯
将绕条加箍后的茎连同不锈钢丝一起置于烘斗之上烘焙。烘焙过程先中火(70~80℃)后文火(30~50℃),并视绕环松紧程度,适时按绕条的方向旋紧,同时收紧龙须草,防止松散。烘焙紧坯操作交替进行。
7、放坯去箍
待烘焙紧坯定型后,将固定用的龙须草去除,从不锈钢丝上捋下。
8、整形
用剪刀修除过长的根须,保留2~3根,长度2~4mm。同时去除残留的叶鞘。
9、复火
将整形后的枫斗投于温度70℃左右的烘斗之上烘焙,至枫斗呈金黄略显青暗,含水率≤8%时,起烘放好。烘焙过程中注意经常翻动,以免烘焦。
秋冬交际时节,气温一天天冷起来了。很多人都会感觉到自己的皮肤变的干燥,易起皮,嘴唇容易干裂,喉咙痛等现象。于是就开始大量的喝水,但是喝水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效果,反而觉得嗓子更渴了。因秋冬季的天气所导致,在深秋里,空气非常的干燥,而且容易起风,故会造成我们口干舌燥,皮肤粗糙的现象。
石斛·枫斗作为滋阴圣品,给身体由内到外的水分补充,解决秋冬季因气候变化带给我一系列的问题。亨第琳小编就为你推荐一道秋冬季节美容养颜的食谱“枫斗排骨汤”。

